珠海市自然资源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总揽工作全局,进一步落实土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管护机制,扎实推进全市土地资源管理,奋力建设生态珠海。2018年全省土地管理工作会议通报珠海市耕地保护考核和节约集约用地考核两项均获二等奖。
珠海是如何获得这些成绩的呢?具体举措如下:
一、加强规划引领作用,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控,深化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严格控制新增建设占用耕地,积极推进珠海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引导土地合理开发,为构建集约高效的国土集聚开发空间格局创造有利条件。珠海市现有耕地保有量49.49万亩,共划定永久基本农田29.25万亩。通过省、市、区、镇(街)层层签订耕地保护责任书,落实耕地保护具体责任,全力夯实全市耕地保护管理体制。积极推进耕地提质改造工作,开展水田垦造建设,增加基本农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
二、强化土地利用计划指标管理,保障重点项目用地需求。
积极贯彻落实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扩大对外开放、乡村振兴等重要战略,优先保障基础设施用地、新兴产业用地、民生项目用地,加强用地要素保障。2018年度共使用各项新增建设用地指标720.54公顷,超出近五年指标平均使用数(658.15公顷)。2019年已使用新增建设用地指标61.44公顷,用于高新后环片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信环保产业园配套市政道路、粤澳新通道(青茂口岸)等16个项目。2019年全市已获批用地报批项目37个批次,用地面积275.78公顷,比去年同期增加4个批次,用地面积同比增加14%;全市已供地72宗、面积233.23公顷。
三、认真划设工业用地控制线,着力盘活利用批而未供土地。
已初步划定工业用地控制线总用地面积147.71平方公里,充分保障工业用地供给,降低企业用地成本,壮大实体经济发展。采取延期开发、调整土地规划条件、安排临时使用、置换土地、收取闲置费、收回土地等多种方式,加大闲置土地盘活处置力度,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用地空间和载体。截至2019年6月中旬,珠海全市共处置闲置土地18宗,面积203.67公顷,比去年同期多2宗,处置面积增加149.5公顷。
四、加大土地执法力度,加强各区集约用地水平考核。
积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形成群防群控的局面。利用在线巡查、卫星遥感监测等手段,开展违法用地行为全面排查,坚持防治并重、疏堵结合,强化对重点项目的服务和监管,积极防控违法用地。2019年已处置土地资源违法案件88宗,集中查处整治违法用地673.7亩。根据对各区单位建设用地GDP、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土地供应率、闲置土地处置率等指标情况考评,对于全市各区节约集约用地水平予以评定,2018年度各区均为合格以上,其中横琴新区、保税区和高新区优秀。
扫码分享本页面